河北平泉:一颗山杏,绿了青山红了日子

中环报
2023-10-16
阅读次数:21889
阅读字体
 

“67万亩山杏”“10万农民参与”“近50家企业全链条开发山杏,实现‘吃干榨净’”。这是记者近日随燕赵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河北省平泉市采访中看到的一组数据。

“生态要绿,农民要利”,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中,平泉市大力发展山杏产业,既描绘了绿水青山画卷,又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平泉市先后获得“中国山杏之乡”“中国活性炭之乡”称号。在第七届联合国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多利益攸关方论坛上,“平泉山杏”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成为典型案例。

生态优先,描绘绿水青山画卷

“平泉市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这里的山基本上都是缺少土壤的石质山。”平泉市政府副市长李永星告诉记者,“平泉市还是首都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这个功能定位也意味着,我们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多年来,平泉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在这6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中,平泉市67万亩山杏林贡献了近14个百分点。

“山杏,是一种耐严寒、耐干旱、耐瘠薄的树种,近年来,平泉市依托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项目,在浅山缓坡地带大量栽植山杏,营造山杏林。成方连片的山杏林,不仅固碳释放氧气、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还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李永星介绍说。

在平泉市,山杏林不仅具备了防护林功能,更肩负了经济林的职能。

山杏好打理,种植投资小、好栽培、易管理,一般定植后,2至3年就结果,4至5年进入盛果期,果实成熟后用竿子一敲打,百姓捡到篮子里就能卖钱。这也是平泉市能够大面积推进山杏林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做大做强山杏产业,描绘绿水青山画卷。自2000年起,平泉市就将山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出台扶持帮扶政策,为群众送种子、送树苗、送技术,调动农民种植、管护、经营山杏林的积极性;同时,持续推进山杏产业链创新发展,成立了山杏产业链链长制办公室,为山杏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绿色发展,铺就增收致富道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颗颗采摘后的山杏,从山间地头来到车间流水线,脱壳、去苦、萃取变成各色杏仁制品,推动农民增收和企业盈利。

在平泉市亚欧果仁有限公司,山杏脱壳车间机声隆隆,记者看到,工人在流水线间来回穿梭,检查脱壳分拣情况;车间一侧,一一袋袋脱壳后的杏仁被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些加工的杏仁,大部分收购自平泉市及周边地区。我们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长期收购农户的山杏核。”董事长薛尽禄介绍说,“目前公司辐射带动平泉市黄土梁子、柳溪、茅兰沟、沙坨子、七家岱等19个乡镇,1.6万农民从事山杏产业。在农闲时节,不少农民还到企业打零工,挣一份收入。”

“在平泉市,约有3.1万户、10万余农民参与山杏种植、管护。这些从事山杏产业的农民,年可人均增收2500元左右。”李永星向记者介绍说,山杏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此外,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在山杏的加工和流通环节,不少农民也获得了打工收益。

“干这个活,只要肯吃苦,不怕脏、不怕累就行。”家住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镇北五十家子村的刘成利在平泉市亚欧果仁有限公司杏仁苷提取车间工作有一年多了,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我现在一个月收入3500元,等熟练后,收入还能增加。”

“一般农民在我们这打工,日工资为80元,建档立卡的脱贫户与我们签订劳动合同,日工资会额外增加20元,这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加农民收入的做法,也保障了企业的用工需求。”薛尽禄表示。

进一步提升山杏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带动作用,平泉市与山杏加工龙头企业签订帮扶协议,鼓励这些企业在用工中,优先吸纳脱贫人口,提供适宜的岗位,为群众改善生活提供保障。

循环利用,全链开发吃干榨净

别看山杏小,但它浑身是宝。杏肉可以制作果脯,杏仁可以制成杏仁粉、杏仁露、杏仁油,杏壳可以用于制作活性炭,还可以开发活性炭工艺品,山杏叶可以提取医药和保健产品原料,树干和树枝可以用于加工高密度板。

近年来,平泉市坚持“吃干榨净”理念,围绕山杏产业,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优势。在平泉市,一颗小小的山杏,衍生深加工产品 200 余种形成。

“在我们这儿,杏核经过破碎分离出杏仁和杏核皮,一部分杏仁直接销售给药厂、饮料厂、食品厂作为原材料,一部分经过脱苦处理制作成脱苦杏仁,脱苦水继续用来提炼杏仁苷作为药用。杏核皮制作果壳活性炭,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则回用于车间烘干、干果炒制以及冬季取暖等环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薛尽禄向记者介绍说,对山杏的“全价值利用”,既节约煤炭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又助力了环境质量改善。

平泉市亚欧果仁有限公司是平泉市推进山杏全产业链循环利用的一个缩影。

目前,围绕山杏产业,平泉市形成了“杏仁精深加工”“炭电热肥联产以及活性炭”“炭工艺产品”等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山杏为主要加工原料的生产企业近50家。平泉市年生产果壳活性炭3.5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34%,被誉为“中国活性炭之乡”;“平泉杏仁”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