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上海|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绿色转型发展让工业厂区大变样

文汇报
2024-05-13
阅读次数:4734
阅读字体 【

     现代化涂装车间拔地而起;先进的RTO(蓄热式氧化炉)设备高效可靠;初期雨水系统让景观湖碧水萦回;“六站一中心”环境空气治理自动监测系统嗅觉灵敏,监控着厂区污染物的一举一动……记者昨天探访位于长江口的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绿色转型发展让厂区大变样。

  谁曾想到,就在差不多5年之前的2019年,这座世界最大港机装备制造基地却因环境污染问题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其存在外场喷涂废气无组织排放、初期雨水未收集处理及雨污混排等情况,被要求立即整改。

  在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指导下,长兴基地编制详细整改方案,结合中央环保督察提出的3项问题和市、区两级专项督察提出的14项问题,最终细化分解成51个小项整改任务。截至2021年11月底,51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近5年来,长兴基地从水、气、声、渣等要素展开全方位污染防治,累计投入约7亿元。

  找到高效绿色“出路”

  面对多重叠加的环保问题,长兴基地从管理提升和设备设施投入两个方面着手,力争从“源头”防治污染“苗头”,打造超级“绿色工厂”。

  首先,守牢“铁规矩”,建立健全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在内的各项环保规章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强调凡存在未批先建、未验先投、无证排污等情况的,一律停工停产整治。在人员架构上,新设环境室,并在设备基建部下设能环设备室,物资配套部下设废旧物资室,各司其职,落实到人。目前,各个车间、班组已组建约110人的专(兼)环保管理人员,进一步完善环保管理组织网络。同时,长兴基地积极构建厂群关系,开展党建联建,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设立1500余万元生态环境公益基金。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挥发性有机物(VOCs)收集处理能力,长兴基地实施原材料替代、末端处理设备升级改造,实行构件入车间作业。比如,改变原先大件外场喷涂模式,在拼装前分段进车间喷涂,并新建9跨、总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的油漆车间,末端则配备高效的“沸石转轮+RTO或活性炭+CO废气处理”设备。

  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莫晓健介绍,目前除外场少量修补外,涂装全部进入密闭车间,室内涂装比例提升至86%。近5年的VOCs排放量逐年下降,从2019年的1164.64吨降低至2023年的397.4吨,排放量削减65%。

  焊接烟尘处理一直是行业内头号环保难题,尤其是在钢结构生产作业中,电焊面积大、焊接烟尘收集难。长兴基地有针对性引进吸气臂式、吹吸式、集成式、悬臂式等多种焊烟收集除尘设备,共计1900余台,分布在64跨钢结构车间及外场180个焊接工位上,整改后车间焊接烟尘浓度平均降低59.6%。

  长兴基地还建设了6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和1个监控中心,全面掌握厂界及敏感区域的大气、噪声情况,相关数据实时查看。

  厂区面貌焕然一新

  一个生态岛、一座重工业基地,初看是两个对立的主体。因为与生态岛关联的是绿色、低碳、环保,而与重工业基地关联的往往是污水、噪音、能耗。督察与整改,不仅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也加快了一批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在长兴岛上,世界级生态岛、世界级重工业基地二者也能兼容。

  在厂区里,有一处场景与高耸的码头截然不同:这里水质清澈、一眼望底,山石奇异、千姿百态,就像一个微型公园。这里其实是一个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站,它就像一个“肾脏”,喝进初期雨水,经过特殊处理去除掉污染物,然后“吐”出清流。

  在现场值守的环保设备管理人员潘玉北告诉记者,监测数据包括COD、总磷、氨氮、pH、SS等五大指标,经过净化后,出水均符合第二类污染物的二级标准。净化后的清水将注入假山,流过小桥,淹没鹅卵石,滋养鱼儿和花草。

  每每谈及这处“景观”,职工们无不充满自豪。这个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站,单从外表看,就与众多污水处理站有所不同,它没有常见的水处理池,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标准集装箱,这样既减少污水异味排放,又能降低不良观感。

  通过各类治理措施提升,如今,整个厂区面貌已有很大改善。去年,长兴基地被列入崇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处“小桥流水”已成为工业旅游景点、青少年研学环保主题热门打卡地,让参观者在感叹大国重器创造力的同时,也能感悟到环保追求。由此可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同时,我们也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的目标。